父母需警惕的婴儿语言训练误区

父母需警惕的婴儿语言训练误区,语言是日常的交流工具,孩子早期的语言训练是智力开发的关键,父母也意识到重要性,但却容易进入一些误区,一起来了解。

父母需警惕的婴儿语言训练误区

要想把孩子培养得更聪明、更富有智慧,就要十分重视婴幼儿的早期语言训练,但是以下这些误区是要避免的。

父母需警惕的婴儿语言训练误区

误区一:认为宝宝太小听不懂

父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第一任老师,对孩子语言发展有深刻影响,给零岁婴儿输送越多的有意义的声音,越能促进婴儿脑内主管听觉的神经元的敏感,尽可能地与孩子多说话,这是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所必不可少的,不要认为孩子太小就听不懂。

误区二:用”奶话”(儿语)和宝宝说话

“奶话”(儿语)指刚出生8—9个月的婴儿,随着成人的语音刺激”咿咿呀呀”学话,很多家长喜欢用象声词来教宝宝说话,如“汪汪(狗)”、“咕咚咕咚(喝水)”等,这种教授方法虽然生动有趣,符合孩子的特点,有助于孩子形象思维的开发,但是却容易忽略孩子抽象思维的培养与发展。

误区三: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

当宝宝已经明白成人的话以后,而他还不会从口中说出,当宝宝指着水瓶,成人马上明白,这是宝宝想喝水了,于是把水瓶递给他,这种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使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,可以尝试鼓励他,给他一个空瓶,想要得到水,会努力去说“水”。

误区四:不让老人说家乡方言

有些父母上班忙就把宝宝交给奶奶爷爷看护,但又担心老人说的是家乡方言,会影响宝宝以后的语言发展,不让老人说家乡方言,宝宝生来就喜欢听各种不同的音响,有利于听觉注意力的集中和灵敏。

误区五:重复宝宝的错误发音

刚学会说话的宝宝虽然基本上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,但是有很多宝宝还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,如把“吃”说成”七”等,这是因为小儿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,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较弱,对于这种情况,父母不要学孩子的发音,而应当用正确的语言来和宝宝说话,时间一长,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,发音就逐渐正确。

早期语言训练是开启孩子智慧大门的钥匙,掌握正确的方法,避免以上这些误区,才能让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真正的训练和提高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佳人网编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igifad.com/archives/6486.html